
為保障草原生態環境建設,促進草原經濟更快發展,“十二五”期間內蒙古將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,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發展非資源產業和培育新興產業上。石化工業作為自治區支柱產業將以構建多元發展、多極支撐的產業體系為核心,大力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建設,發展既具有地方特色,又充滿活力的新能源、新材料等產業集群,成為內蒙古石化工業“十二五”規劃發展的一大亮點。
“十二五”內蒙古石化工業的總體定位是:以“量水而行”和保護草原生態為原則,以高端化、大型化、循環化發展為目的,以化工園區為載體,以基礎化工原料為基點,逐步形成煤—電—煤制油—煤制油副產品深加工、煤制甲醇—甲醇燃料—甲醇下游產品及其精細化學品、煤—電—鹽—燒堿—氯氣—聚氯乙烯及其下游深加工、煤—電—電石及其下游產品、煤焦化—聯產化工產品—煤焦油深加工及其精細化學品和硅石—工業硅—多晶硅(單晶硅、硅片)—光伏發電—有機硅及氟化工等新能源、新型化工材料閉合產業鏈和產業集群。
石化產業布局方面,內蒙古將在內蒙古中西部地區重點構建以“呼包鄂”為核心圈,輻射若干個石化產業集中區、園區為節點的產業布局體系,東部地區要充分利用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各項政策,加快融入東北經濟區,集中打造能源重化工基地。按照規劃,到2015年,內蒙古煤制甲醇達到2000萬噸,二甲醚達到600萬噸, 甲醇深加工達到70%,新型煤化工占全區工業比重達到5%以上。同時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,降低能源及水資源消耗,努力實現新型煤化工的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,將內蒙古建設成為我國最大的新型煤化工生產基地。
為確保石化工業“十二五”規劃的順利實施,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已經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扶持政策措施,包括在土地使用、資源配置、基礎設施建設、項目審批、金融支持、人才引進與培養等多方面給予石化工業以優惠。同時要求地方盟市成立石化產業發展工作組織領導機構,積極幫助化工企業落實各項建設條件,推進項目前期工作,爭取已核準、備案的項目早日開工建設,按照“縱向成鏈、橫向成群”的思路,圍繞化工園區產業定位積極服務重點建設項目,推進草原石化工業向產地化、大型化、規?;?、基地化、綜合化方向發展。
摘自5月6日《中國化工報》 作者:呼躍軍